近年來,石阡縣以生態化發展產業化,以產業化建設生態化,立足于生態優勢和產業基礎,以市場為導向、堅持大戶帶動、基本戶為主的原則不動搖,加快了全縣茶園由規;、標準化發展步伐,逐步向農民增收、企業增效、財政增長的目標邁進。
第一“劑”:厘清發展思路。思路決定出路。石阡將做大做強茶產業作為實現“山更綠、水更清、民更富的重點工作來抓,堅持穩步推進基地建設、著力擴大加工規模、積極培育市場主體、加大科技支撐力度、切實堅守農殘底線,達到茶園建設規模適度,生產安全管控有力,質量標準規范統一,品牌宣傳與市場開發同步推進,將石阡茶產業發展成為老百姓新的經濟增長極。
第二“劑”:夯實發展基礎。著力實施以打造品牌為核心、建設中國西部大茶都、打造苔茶文化風情園、培育核心企業集團“四大戰略”,推進“石阡苔茶”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。目前,建設占地1000畝,可容納500家茶商入住經營的中國西部茶都全面完工并籌備運營,引進了臺灣隆泰集團等知名企業入駐。全縣已擁有茶葉加工廠80余家,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家,5個公司通過QS認證。配置了名優茶機械設備821臺(套),茶園管理機械設備514臺。
第三“劑”:提升品牌魅力。整合縣內9家有實力的茶葉企業成立“貴州苔茶公司”,形成發展提升品牌,拓展市場的合力。積極整合茶葉品牌資源,將現有的24個品牌整合,以“石阡苔茶”品牌為核心競爭力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著力打響“石阡苔茶”區域公共品牌,在公共品牌之下設系列產品,促使石阡縣茶葉產、加、銷向標準化、品牌化、市場化發展,在競爭中始終保持著奔跑的態勢,繼獲貴州“三大名茶”、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”、全國重點產茶縣、“中國苔茶之鄉”之后,2013年,石阡苔茶歷經大浪淘沙脫穎而出,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“中國馳名商標”,深得廣大消費者青睞,采取“高枝嫁接,借樹開花”的營銷策略和參與系列營銷活動,使石阡苔茶產品除遠銷日本、俄羅斯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外,在國內已登陸上海、山東、內蒙古等10多個大城市茶葉市場,特別是8家石阡茶葉企業抱團出山,聚力突圍,在北京開設專賣店,為石阡苔茶走向全國、飄香世界加大厚重的籌碼。
據統計,2013年,石阡茶葉產量達1.5萬噸,實現產值5.4億元。茶園面積從2003年的不足3萬畝增加到如今的35萬畝,居貴州全省第二、銅仁全市第一,“石阡苔茶”已經凸顯出強勁的發展勢頭。按照規劃,到2020年,石阡茶葉種植面積將達到45萬畝,產值突破20億元。(譚勇 梁苗)
|